一、文旅业发展总况
7月各地文旅市场加速升温走热,进入暑期以来,在多重利好政策等因素刺激下,文旅市场回暖明显,度假酒店民宿等出现满房的喜人景象,不少景区再现排队长龙,文旅业持续回暖。
1.政策利好为文旅行业提振信心注入动能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零售、旅游等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纾困解难的需求也最迫切。
为帮助文化旅游业等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扶持措施。
7月初,文旅部宣布恢复了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专列业务,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广疫情防控保险,助力做好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工作的通知》,通知鼓励保险公司优先支持文旅等特困行业企业投保,全国总工会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民健身等相关工会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提出职工疗休养等工会活动可选择旅行社承接。
7月中旬,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专门明确要发展汽车文化旅游等消费。文化和旅游部、银保监会、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文旅行业再传利好消息,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拓宽文化和旅游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发行债券的支持力度。
这些主导性与配套性政策,既包括顶层设计,也包含稳投资促消费的具体部署,一整套政策“组合拳”打下去,为文旅行业恢复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动能。
2.各省市多措并举支持文旅市场发展
除上级部门发布支持性政策外,各省市也多措并举支持文旅市场发展
①7月,多省文化和旅游厅、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开展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支持金融机构出台专项金融产品等方式,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形式,助力行业企业纾困发展。
②文旅新消费方面,多地发放惠民券、消费券等激发用户消费需要,拉动旅游商家收入,盘活文旅企业运作动能,从而实现旅游业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轨复苏。
③同时各省市也在积极的走出去对外推广本地文旅产品,在互送客源、产品推广、线路联动、品牌共建等方面寻求进一步合作。
3.跨省游“熔断”机制调整增强旅客出游意愿 暑期旅游市场回暖
随着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越来越多的地区放宽了跨省游限制,各地跨省游“熔断”机制的调整进一步增强旅客出游的信心和意愿。据各平台数据报告,从7月起,今年暑期的旅客出游天数相比春节、五一等假期也呈进一步延长趋势。相比上半年以本地游、近郊游为主的短期出游,亲子游、跨省游、毕业旅行、自驾游的需求在今年暑期集中爆发,出行半径和出行周期都明显拉长。
暑期来临,全国多地A级景区面向游客开启了免费或优惠模式:吉林长白山、福建武夷山、鼓浪屿、陕西华山、江西庐山、贵州黄果树瀑布、山东青岛等知名景区近期相继推出免门票政策,还有部分景区推出了面向学生群体、医务工作者群体的优惠福利,景区门票减免措施,间接提振了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
根据多家平台数据显示,进入暑假旅游市场升温明显。
二、文旅行业新业态新趋势
1.元宇宙中“装进”文物,数字藏品打造文创新业态
作为数字经济与元宇宙发展的产物,数字藏品是具有收藏价值和现实资产属性的数字资产。疫情影响下,当走进博物馆大门成为“奢望”时,各大博物院已然掀起了数字藏品热潮。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GDP的重要组成部分,犹记得若干年前大家经常议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谁更重要,但当下数实融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应大力推进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社会。” 数字技术将持续推动供给侧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以及在全球的新格局之下,我们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如今,政府性的数字化举措也格外引人注目:
2.非遗+旅游 让文化“活”起来 让旅游“热”起来
当古老的传承成为今天的时尚,朴素的匠人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榜样……将非遗的探索与尝试“搬到”旅游产业中来,“碰撞”出了很多不同的“火花”,绽放出文化的新生活力。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丰富旅游市场内容、内涵和要素,积极开展扩大非遗交流、合作与宣传活动是迫在眉睫的。
本月,《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近日正式施行。该规定从健全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提升非遗传承传播水平、促进非遗利用和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推动海南特色非遗保护传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山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大非遗传播弘扬力度,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打造山东非遗保护特色品牌。
3.国家战略引导乡村市场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消费生活的规模不断扩大,体验高品质精神文化休闲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专项调研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地点、文化消费频次等分布趋同。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乡村文化消费新空间前景广阔。
7月中旬文化和旅游部、银保监会、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江苏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一批休闲农庄、休闲观光园区、自驾车露营基地、民宿客栈、乡村主题度假酒店等精品,培育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打响一批乡村夜经济品牌。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民宿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民,河南认定首批等级乡村旅游民宿,五星级17家。
湖南成立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加快行业自我约束和管理。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近日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并开展宣传推广。
阿里巴巴发布“热土计划2022” 将打造10个乡村旅游标杆县,南天海集团康养旅游开发项目在朋兴乡正式签约,打造“健康医疗+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的全新养老地产模式,助力乡村养老。
三、文旅安全事故频发
暑假旅游市场升温明显的同时,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仅7月下旬就发生多起旅游安全事故,造成15人死亡,27人受伤,事故多发生于涉水区域和网红吊桥。
①7月16日湖北黄冈龙潭峡漂流橡皮艇侧翻致1人溺水死亡
②7月16日四川遂宁一游乐中心泳池垮塌致1人死亡、7人住院
③7月17日河北一景区网红桥因挡板掉落致1女子受伤
④7月17日浙江宁波一休闲渔船因突发大风侧翻致7人死亡
⑤7月19日日照第三海水浴场发生溺水事故3人死亡
⑥7月22日,天津市九山顶景区“步步惊心”一游客昏迷,在工作人员救助过程中坠落,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⑦7月22日湖北恩施地心谷景区10岁男孩从安全设备脱出坠入山谷受伤
⑧7月27日陕西汉中儿童旋转秋千在运行中突然倒塌,至1成人骨折,17人(3名成人+14名儿童)受伤
⑨7月31日青岛第三海水浴场两人被卷入海浪中,截止8月1日,1人遇难,搜救仍在进行中。
以上事故原因部分是因为景区在运营方面存在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是因为景区对于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同时存在相关部门监管缺失的问题。
景区/乐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还是在于管理问题,对于景区/乐园中的大型游乐设备的使用和检测,未来还是要依靠相关监管部门加强检查和处罚力度,将事故的责任落实到位,景区/乐园运营方也要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范,尽可能规避因主观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